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 商会新闻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商会新闻
北京晋江企业商会对晋江邑馆进行实地考察调研
2012年11月17日,北京晋江企业商会伊始,就成立了“晋江邑馆”文物保护与传承委员会,按照北京晋江企业商会会长吴明生对商会的发展规划,保护与传承晋江邑馆,是商会的重要工作之一。我们要把晋江邑馆当做晋江在北京的一张名片,一扇窗口。2016年6月1日,北京晋江企业商会理事长吴华强、第一常务副会长李宝泉、晋江邑馆传承保护策划人王海及秘书处工作人员到晋江邑馆(林海音故居),实地考察,开展调研工作。本次调研特别邀请了原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党委书记孟宪民先生。孟老是文物保护方面的专家,他的出席为我们的调研工作锦上添花。晋江邑馆(林海音故居)坐落于北京西城区南柳巷40-42号,始建于清康熙年间,由泉州人、水师提督万正色(又名万中庵)捐宅为馆。其独资在京购置南柳巷一座四合院房产为宅,有北房五间,南房、东西房各三间,有两道门和影壁、月亮门,院落宽敞,院中植有三棵大槐树,如今大槐树尚在,建筑却仅存无几。 龚书龙大爷自出生就一直住在这里,已经60多年了,他和晋江籍住户王秀珍女士是此院落17家住户中唯一见证过晋江邑馆原貌的老住户。 早上九点商会一行人到达南柳巷,龚大爷已早早的在邑馆门口等候。他首先介绍了晋江邑馆现有的建筑格局与建筑原貌的差异,同时也带领大家走进院落,领略那具有三百多年闽南历史文化的古朴建筑的残韵。 孟老进行了实地考察,原有建筑的位置、建筑格局及现有的17户居民的状况,并且对于修缮房屋、恢复格局、布置展览给出了具体的建议。 最后,商会一行人与本院落中的居民在小院中茶叙,也许只有头顶的三棵大槐树日日记载着晋江邑馆中发生的城南旧事。 晋江邑馆历史人物: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晋江邑馆因晋江籍举人吴鲁高中状元一度名扬海内,馆内高悬“状元匾”,受游人观瞻。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城,晋江邑馆一度成为避难所,户部郎中叶题雁、总军务处案牍吴鲁因未能逃出城去,均避居于晋江邑馆之中,曾经有一趟八国联军进来搜查,吴鲁正好在里面,为了避免冲突,他就将高粱、稻草堆在一起,然后窜到那里面躲避,等他们搜查完了以后出去,他才出来。战乱之后,晋江邑馆幸存下来,敬贤堂内香火长明不息。 连横:恢复国籍   时间流逝,晋江邑馆再次引起大家的关注。厦门历史学家洪卜仁于1994年到南京国家第二历史档案馆查资料时,发现80年前一位名叫连雅堂的台湾人向当时的国民政府内务部申请恢复中国籍的呈文及有关批文的全宗档案。而连雅堂便是当今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的祖父连横先生的曾用名。   一道浅浅的海峡是两岸的乡愁。1913年到1914年在北京期间,连横先生住在晋江邑馆,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了台湾后,所有的台湾民众都被强制加入日本籍。   连占祖父连横先生觉悟到修史的意义不仅在于文化的载录传承,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著史,昭示同胞“台湾原本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人永远是堂堂的中国人”,耻为日本“顺民”,毅然提出恢复中国国籍,其爱国热情,昭然可鉴。在《愿书》中,连雅堂写道:“……愿回复中华民国国籍并遵守中华民国一切法律。”而《保证书》两位具保证人,分别是北京南柳巷晋江邑馆的李聪海和林少英,他们都是客居北京的福建晋江人。正是因为两岸割不断血溶于水的骨肉亲情,连横和晋江邑馆结下了不解之情。 林海音:城南旧事   京华古都的城垣颓院、残阳驼铃、闹市僻巷在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与北京晋江邑馆也有着动人的故事。   当年,台湾苗栗人林焕文初来北京时人地生疏,其首先考虑到投奔泉郡会馆以同郡乡亲寻求帮助,因而被安置在椿树胡同上三条3号泉郡永春会馆后院居住,并将妻子和女儿林海音接来同住,后林焕文病逝,失去经济来源的林家无力独自在外租房,只好再次向泉郡会馆求援。1931年,13岁的林海音随母亲搬入晋江邑馆,依照馆规同乡可以免费居住会馆房屋。1960年,林海音出版了自传体短篇小说《城南旧事》,这部小说以其7岁到13岁的生活为背景,反映了老北京的风土人情、社会风貌,是作者对童年的回忆。2007年10月11日,北京市政协文史委委员为了保护林海音故居,考查了晋江邑馆,提出“关于保护林海音旧居的建议案”,建议搬迁院内居民,按照《城南旧事》描写的场景修缮房屋、恢复格局、布置展览,并为林海音塑像。2009年7月,宣武区政府颁布晋江邑馆为“宣武区文物保护单位”,并准备将其修复作为“林海音纪念馆”。2010年,国务院批准撤销北京市西城区、宣武区,设立新北京市西城区,晋江邑馆被列入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
友情链接
商会介绍    |     晋江介绍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