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晋江商会筹备成立阶段,听说在北京南城有一处“晋江会馆”,因而产生兴趣,以民建北京市委企业委员会委员、大兴区副主委的身份约请北京市西城区人大常委刘文亭及椿树街道负责人前往实地调研考察。
晋江会馆坐落在北京市西城区(原宣武区)南柳巷40号,位于宣武门西南方向300米处,在京城老城区四合院保护区中;是一个北房五间,南房、东西房各三间的古式四合院。现为西城区椿街街道管辖,现居住着近10户人家。
作为清朝京城老城区的宣武区,有300多家各地会馆,晋江会馆给后人留下古迹或文词极少,有关的记录也少而又少。据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李景铭编著的《闽中会馆志》记载,晋江会馆为清初万中庵提督创建。可见,晋江人在北京从事经商事业已有300年的历史。当时会馆归泉郡会馆管理,屋宇保存尚属完整。
晋江会馆2009年7月被列入北京市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大门右侧墙上挂着“晋江会馆”为宣武区文物保护单位的长方形铜牌,左侧墙上挂着西城区文化委员会2012年立的方形大牌,内容为晋江会馆(林海音故居)被列为西城区政府文物保护单位的说明。如没有挂上这二块牌,从外观很难得知这就是当年的晋江会馆。
现在的北京“晋江会馆”这小四合院现被分为南柳巷40号院和42号院,被一道灰墙南北隔开,42号院只剩下南侧一排平房和逼仄的过道,40号院更像一个不大地道的小四合院,院中空地和犄角,旮旯等凡是能利用的空间,都被住户搭建了小房。若是在想象中将这堵墙和后搭建的房屋拆除,晋江会馆仍是一个典型的北京四合院,北房五间,前出廊檐;南房、东西房各三间,南房也有较窄的廊檐;中间则是宽敞的院落空地。
据《闽中会馆志》记载,晋江会馆保留下的古物有当时仍悬挂在大门外的“晋江邑馆”牌匾,后殿神龛玻璃匣子内供奉的土地神像和神龛的两层牌位,以及吴鲁状元匾额等三块匾额。由于房屋的修缮和改建以及“文革”期间的破坏,现仅存着一块“晋江邑馆”的牌匾,现在,这块珍贵的牌匾已经被台湾会馆作为文物珍藏。
北京晋江会馆在清朝、民国时期,是在京的台湾和福建乡亲的聚集地和庇护所,一盏温暖的灯光和亲切的乡音,带给了在京异乡人的确实无比的关爱与家的情谊。据有关方面考证,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的爷爷连横先生曾于1913年-1914年在此会馆居住,并呈请中央政府恢复其中国囯籍。
上世纪30年代,晋江会馆居住4户人家,其中一户是著名作家林海音家。林海音家从梁家园搬到北京南城南柳巷晋江会馆的时间为1931年,住在晋江会馆院落的正房北房。1930年,林海音父亲林焕文的弟弟因抗日被毒死在大连的牢中,林焕文去大连收尸回来后,气愤、伤心难平,最终病逝。为了节省开支,林海音和母亲及六个弟弟妹妹不得不搬离梁家园小楼,住进了南柳巷福建、台湾乡亲专用的晋江会馆。
晋江邑馆
晋江会馆外景
晋江会馆铜牌
晋江会馆牌
北京市西城区人大常委刘文亭陪同常务副会长、区民建副主委萧文亭对晋江会馆进行调研考察
北京市西城区人大常委刘文亭陪同常务副会长、区民建副主委萧文亭对晋江会馆进行调研考察